裕福资讯
Information
中国金融新闻网: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
日期:2019/09/12
       编者按
 
  从填补空白到全面覆盖,再到更高效、可持续的移动支付阶段,我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新中国成立70年间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达到12.7万个,农村地区设置的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84.75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32%;农村地区ATM数量为37.84万台,POS机达到702.18万台;农村地区累计开立单位结算账户2239.73万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3.35亿户,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3.4张。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支付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基于普惠金融理念的农村金融服务系统不断发展与完善,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从填补空白到全面覆盖,再进入到更高效、可持续的移动支付阶段,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真正拉开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农村地区银行网点达到12.7万个,农村地区设置的助农取款服务点达到84.75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8.32%;农村地区ATM数量为37.84万台,POS机达到702.18万台;农村地区累计开立单位结算账户2239.73万户,个人银行结算账户43.35亿户,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3.4张。
 
  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既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又有整个金融系统的不懈努力;既有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创新之功,又有金融主管部门的智慧力促。同时,中国农村支付系统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带来了有益的借鉴。
 
  发展不均衡 下乡填空白
 
  曾几何时,深处偏远地区的农户要想取一笔现金或者领一次补贴,至少都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从村里跑到乡镇或县城,路上花费的成本甚至超出了要取的现金数额,所谓“花了50元,取了100元”的情况并不少见,农村与城市的支付环境相去甚远。
 
  正是看到这种支付体系在农村发展的不均衡问题,早在2006年,人民银行就下发了专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改善农村支付结算工作的基本要求。2009年,人民银行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采取的措施更为具体和可行,特别提出了农村支付环境示范县建设。2014年,人民银行针对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和手机支付业务等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还分别结合不同时期农村支付服务需求,作出了四项重要安排,分别是:2005年底,针对农民工汇款到家难问题,组织在贵州试点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分批推广;2006年,批准成立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着力解决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汇路不畅问题,促进了农村地区资金高效流转;2011年,全面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向借记卡持卡人提供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服务,解决农村支付的“最后一公里”问题;2012年,组织在20个省(市)启动农村地区手机支付试点,扩大农村手机支付应用。
 
  在顶层设计指引下,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和行业市场主体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脚踏实地推动各地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在建设工作中,基本遵循了“着眼需求、由易到难、稳步推进”的工作路径。在应用场景上,表现为先在城乡结合部批发集贸市场推广应用非现金结算,再在田间地头、走街串巷式农产品收购中减少现金使用,最后过渡到进村铺设助农取款服务点,帮助广大农民便捷办理各类日常支付业务。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农村支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以前的“长途跋涉取现金”的情况已越来越少见了。
 
  力促全覆盖 完善多功能
 
  从当初的助农取款服务的广覆盖,到后来的多功能、可持续金融服务终端的铺设,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进入到了全覆盖的复合功能阶段。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兴起后,助农取款服务点与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合作共建、资源共享,合力推动农村电商和支付服务普惠融合发展。
 
  在产品应用上,选择银行卡、手机支付和条码支付为主。为推广银行卡使用,在同步扩大农村发卡规模的同时,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快速推开,受理终端从早期的普通POS机、电话POS机、移动POS机,逐步发展到农民金融服务自助终端、惠农通和智能手机等。在组织方式上,人民银行各分支行广泛组织动员辖内市场主体,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形成市场主导为主、行政扶持为辅的工作机制。这一阶段所体现的效果如下:
 
  其一,账户普及率大幅提高。账户是各种金融服务的基础,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将账户普及率作为衡量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其二,支付清算网络四通八达。长期以来,农村支付清算网络的接入机构大多为区域性中小金融机构,与全国性机构相比,其网络覆盖范围存在先天不足。多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这些机构扩大网络覆盖范围,一方面,与人民银行支付系统连接,打通各银行间的跨行支付服务之路;另一方面,与全国性特许清算机构连接,打通农村地区中小金融机构间的汇路。其三,非现金支付方式显著发展。一方面,农村非现金支付方式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受理终端星罗棋布;另一方面,农村居民使用非现金支付方式的意愿越来越强,业务量不断放大。
 
  与此同时,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社会效益日渐突出。据统计,2010~2017年,助农取款笔数合计达10.63亿笔,以每笔业务为农民节约交通餐饮费用10元和4小时计算,助农取款服务可为农民节约106.3亿元和42.52亿小时,社会效益相当显著。据统计,2011~2015年,助农取款金额年均增长82%(其中2015年的金额逾千亿元,同比增长105.84%);2016年、2017年的取款金额均保持在1100亿元以上。
 
  借移动互联 行普惠之道
 
  自2014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深化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起,各银行和支付机构便不断下探经营重心,使移动支付这一新兴支付方式开始在我国农村地区生根发芽。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9)》显示,移动支付已成为农村地区的主要网络支付方式。2018年非银行支付机构为农村地区提供网络支付业务共计2898.02亿笔,增长104.4%;支付金额达76.99万亿元,增长71.11%。其中移动支付2748.83亿笔,增长112.25%,占网络支付份额的94.85%;支付金额达74.42万亿元,增长73.48%,占网络支付份额的96.66%。至此,移动支付已经成功融入农村地区。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已超过18.3%,人口流动产生的留守儿童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这就造成年龄结构的失衡。这种以老幼为主体的人口结构在行为特征上通常表现为传统习惯顽固,不太容易接受新事物、新工具,并且缺乏主动性。因此,青壮年人口的流失和年龄结构的失衡对本就稀薄的移动支付发展生态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在部分地区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发展移动支付的条件还需进一步完善。
 
  基于移动支付在农村地区面临的挑战,已经布局的农村支付的线下网络在未来一段时间仍需要“担当使命”,这也就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农村支付系统状态,即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支付体系,这也与当前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相吻合。
 
  实践证明,农村支付环境建设使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取得了实质性成效,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国际金融组织的高度重视与认可。人民银行和支付清算行业相关市场主体受邀参与《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的研究讨论和起草制定工作,中国农村支付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被融入高级原则当中,在国际上得到借鉴、复制和推广,这将对全球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和普惠金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回到顶部
回到顶部